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百年住宅推广提速、钢铁业冬日喜见曙光、木结构建筑产业开跳“标准舞”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日期:2015-11-13 阅读:0
        百年住宅推广提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首个中国百年住宅建设示范项目———上海绿地崴廉公馆项目落地之后,近日,第二批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正式浮出水面,同时,首家中国百年住宅产业联盟也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百年住宅推广进入新时期。
 
        “首个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在业内引起了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随着百年住宅技术水平的提升、建设规模的扩大,开发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性价比还将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未来百年住宅必将全面引领我国住宅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院长孙英表示,标准院作为百年住宅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和产业联盟的组织者,也将继续发挥产业链优势,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促进融合发展。
 
        从“全面二孩”看百年住宅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不断发酵,一些开发商甚至打出了“两房没人要,三房成刚需,四房是标配,五房才改善”的营销口号,虽是一面之词,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结构变化对于住房的巨大影响。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辛辛苦苦攒钱买套房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有没有哪套住宅可以持久好用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住房需求?百年住宅的出现则从各个方面为未来住宅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在首个百年住宅示范项目的实施中,标准院集成多年研发的新型SI装配式内装住宅产业化技术体系、建筑设计工程经验和部品应用咨询资源,推动新型住宅产业化落地,并在项目中拓展装配式内装施工总承包服务,让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造房屋并始终享有高品质的住宅。真正实现了住宅的空间可变、生命周期的延长、二次装修维护的便利、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绿色节能节材的功能。在彰显标准院住宅产业化领域综合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向工程建设领域集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所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个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百年住宅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上海绿地集团、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鲁能集团、海尔地产集团等第二批百年住宅示范建设项目签约的同时,中国百年住宅产业联盟也正式宣告成立。
 
        “在实施建筑产业化包括百年住宅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概念与运作,不仅仅是一个单位倡导就可以推动的,而是需要行业整体进行协同的一件大事。我们希望可以借联盟的成立发挥全产业链各线条、各节点、各机构的作用,齐心合力推动我国产业化向前发展。”标准院副院长曹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集合了国内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及部品厂商,现阶段将以百年住宅的建设为主要抓手,进一步研究与建立整个体系标准规范,大力推进项目的实践,为建造长久牢固、稳定安全、屹立百年的住宅建筑为目标共同努力。
  
        标准院助力产业化迈入新时代
        随着百年住宅推进的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愈发显得迫在眉睫。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百年住宅研究与推广的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介绍,作为示范建设项目唯一指定的设计单位,目前标准院正在制定《百年住宅建设设计规程》,该规程将围绕“一体系和四性能”规范百年建筑的各项指标与做法。除此之外,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标准院还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且全程参与起草了《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主编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两本产业化领域技术基本法。
 
        标准之外,在引导行业对于建筑产业化的认知和发展方向上,标准院也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近年来,“住宅产业化”一词在国内很热,政策支持、政府重视,业内的企业、设计院也都在跃跃欲试,说起“住宅产业化”,大家谈得更多的是主体结构用什么模式,钢结构还是装配式混凝土PC?一段时间里,“PC=住宅产业化”的说法甚至占据了各种行业论坛。今年9月份,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本报发表题为《建百年住宅是最大的节能减排》的文章,在文中,他强调:“要抓住百年住宅的发展契机,促进住宅内装部品工业化。过去,住宅建设往往只重主体而轻内装。事实上,老百姓所关心的,恰恰是套内空间和舒适度。全面实现内装工业化、部品化,是提高住宅寿命的重要方面。”这意味着,由标准院率先提出的“主体产业化+内装产业化”的全面住宅产业化理念和模式,获得了高度认可,相关概念和理念已经写入到部分政府文件中。据悉,目前标准院已经先后完成了大兴众美公租房、武汉深港新城、北京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等众多装配式内装产业化住宅示范项目。
 
        “百年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化建设住宅,在推进时确实面临着许多课题和瓶颈,接下来我们希望可以发挥产业协同的力量,利用政、产、学、研、商相结合的产业联盟,共同开展项目实践、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对外合作等工作,实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促进百年住宅的健康发展。”曹彬最后表示。
 
        产业联盟“小伙伴们”说: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管理:我认为未来十年住宅产业化将从青铜时代走向白银时代。建筑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相关企业连接在一起,制定好标准往前推,才可能有实质性的长远发展。作为建筑产业化应该有做实业的心态踏踏实实推进,因为建筑安全关系民生。目前建筑产业化的成本已经和传统方式差不多,但是质量却有大幅提升,希望政府和房企能够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松下住建本部长徐弋:标准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推进建筑产业化就是空谈。而标准这件事在中国只有标准院能做,这也是松下与标准院及联盟其他兄弟结合的重要原因。我们需要标准院这个“武林盟主”整合资源,树起大旗,共同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松下有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今后我们也希望能把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设备导入到中国市场上来。
 
        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祎杰:卫生间漏水的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是我国住宅的顽疾。而整体卫浴产品从诞生之初,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建筑卫生间防水问题而存在的。目前我们也正在和标准院合作启动一个卫生间标准图集的编制,希望能够在吸收外国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做出让市场适应和接受的产品。
 
        方太集团副总裁陈浩:如果消费者的需求不能满足,那么整体产业链的拉动效率是不会高的。目前中国精装修房的比例不超过30%,住户自己装修对于相关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希望国家在精装修领域能够明确标准,确保质量,否则百姓对于精装修始终不能完全满意和放心。而这种标准需要跨行业、产业一起解决,不然没有办法集成。
 
        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目前用工难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是推行建筑产业化的一个现实动力。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非常大,因为是机械化生产,精度非常高,解决了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把质量交给机器、交给电脑,质量提升非常明显,因为人的技能差异性太大,不稳定因素多。万斯达未来也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百年住宅的建设中,在主体结构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宇凡:热水器看似和产业化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日本的热水器在卫生间里是和浴缸集成在一起的,它的形状和尺寸一定也要符合浴缸的模数,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如果未来我们的热水器行业能够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去做,会有很大的空间,包括排气的方式都要跟整个卫生间和厨房排气系统结合在一起。
 
        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烨:海尔主要是做家居电器,传统的设计与建造方式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期维护也非常不方便,这点我们在做整体厨房时感受非常深刻。未来要在标准院的领导下和兄弟单位一起把标准化、模块化进一步进行推进,最后要实现像造冰箱一样造房子,做冰箱一样做家居。(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
        █ 钢铁业:冬日喜见曙光
 
        1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这对“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无疑是寒冬中迎来了曙光。
 
        双赢:推广钢结构建筑
        10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5年第四次信息发布会”上忧心忡忡地说,1~9月份,钢铁行业的亏损企业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他希望国家出台企业兼并重组细则,从税收、财政、技术进步、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等方面对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毋庸置疑,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说,2009年~2011年,钢铁行业增加了2亿吨钢,当时是喜悦。2012年,钢铁行业陷入产量高、成本高、钢价低、效益低的局面,行业亏损严重,现在是忧愁。跻身产钢大国、钢产量连续10余年蝉联世界第一,但企业亏损已接近50%,还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囧境,用喜忧参半形容钢铁行业再恰当不过了。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介绍,2014年我国粗钢、汽车等产量均占全球产量50%以上。“产能过剩”的重负让中国钢铁业元气大伤。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姚兵表示,一些经济学家总说“钢铁产能过剩”,我认为,目前我国钢产量不是生产过多,而是用得太少。姚兵的话不无道理,有数据显示,欧美等国家(地区)在钢结构建筑上的用钢量约为40%左右,而我国在钢结构建筑上的用钢量却只有4%左右。40%∶4%,我国在钢结构建筑上的用钢量太少了。
 
        姚兵认为,加大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力度,是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之一。
 
        抗震:钢结构建筑优势佳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沈祖炎对钢结构建筑的优点归纳为具有“轻、快、好、省”四大特性。诸多地震灾害后的调查显示,抗震性能好是钢结构建筑最显著的特征。


        姚兵认为,提高建筑用钢比重有3个必要性。
 
        一是减灾抗灾的需要。中国是自然灾难频发的国家,应勿忘“生命第一”是建筑的最高准则。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是否可受到最大保护。
 
        二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增加钢结构工程的比例,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与其他建筑结构体系相比,钢结构建筑便于工厂化、模块化生产,具有现场施工周期短、劳动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更易于建筑工业化。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和绿色建筑优越性的需要。
 
        据姚兵介绍,汶川地震时,钢结构建筑——九州体育馆没有倒塌,还成为灾民的避难所、抗震救灾的指挥部。姚兵强调,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地震进一步检验了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公共建筑的抗震性能好的优势。姚兵说,我国是地震灾害较多的国家,每当遇到突发灾害,总会出动很多部队官兵、社会各界人士救灾抢险,劳民伤财。姚兵认为,对于地震多发地带,要做到减灾抗灾,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除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要大力推广、普及钢结构建筑。
 
        钢材:要满足用户需求
        建筑业一直是钢铁行业的用钢大户,两个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长期以来,钢材需求下降既有宏观调控的因素,也有我国钢铁产品与用户需求有差距的原因。在建筑用钢方面,因国产钢材的诸多原因,用钢企业只能采购国外的钢材,这种现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是知道的。
 
       刘振江表示,我们的产品普遍存在不稳定性、粗糙性;用户在使用国产钢材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还没帮人家解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主任黄导认为,钢铁是世界工程材料中性能优良、应用广泛、作用重大的材料之一,其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广应用高性能建筑用钢非常重要,而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黄导希望钢铁企业在品种、质量方面不断提升,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带动下游用户产品升级、满足下游用户新需求和新要求。(来源:中国钢结构资讯网)
 
        █ 木结构建筑产业开跳“标准舞”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木材株式会社等单位参与协办的“2015中国木结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以“携手现代木屋,共创生态旅游”为主题,进一步促进了木结构建筑产业健康发展。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信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促进城镇木结构建筑应用,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学校、幼托园、敬老院等低层新建公共建筑的运用”的背景下,生态休闲旅游无疑将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引擎。
 
        高峰论坛上,16场不同主题的嘉宾演讲,让从业者对休闲旅游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理清了木结构产品与生态旅游无缝对接的核心。同时,发布的《中国木结构产业2015 2020市场趋势》、《中国森林公园建设及森林旅游发展状况》、《休闲农业对木屋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方向》等专题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木结构 ”的应用新模式。为提高木结构的设计能力和水平,高峰论坛还宣布启动由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的首届生态旅游木结构设计大赛。
 
        一个健康的产业离不开标准化建设。为此,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标准处处长冉东亚在高峰论坛上表示,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准化工作。谈及木结构建筑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王正着重介绍了具体承担该项工作的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取得的成绩。从2009年成立至今完成了5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工作,实现了我国结构材标准从无到有,再到目前几乎覆盖了所有现有木质结构材料,科学指导了我国结构材的工业化制造、市场流通以及建筑结构应用,有力推动了现代木结构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竹材作为重要的绿色建材之一,它的研发应用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种类、竹林面积、竹林蓄积量、竹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将竹材应用于建筑可追溯到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目前,竹材仍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拉丁美洲竹产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国际竹藤组织李智勇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竹材加工技术的科技进步及其在竹木结构建筑领域的应用情况。(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