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中国钢铁去哪儿了?(下篇)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日期:2017-05-16 阅读:0
八、钢结构建筑现状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建筑界掌握话语权的官员、专家、学者,建筑师、设计师基本都是学混凝土建筑出身的。几十年的专业熏陶和职业生涯,已经对“钢筋混凝土建筑一统天下”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他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偏向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是很自然的,也是情有可原和可以理解的。毕竟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他们毕生所学习的“专业”,毕生为之工作的“职业”,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可是,一旦抛开专业、职业、事业等因素,跳出建筑行业来看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看出“钢筋混凝土建筑一统天下”的危害。
万紫千红才是春,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枝独秀是会出大问题的。
在所有行业都要节省钢材,还要号召全民大炼钢铁的时代,谈论钢结构住宅确实不合时宜。
但是,历史和中国钢铁行业开了一个大玩笑。2015年中国钢产量高达112350万吨(11亿吨),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49.54%。
2015年,全国钢材价格大幅跌落,部分企业出现亏损,所谓钢材市场“寒冬”和“铁腕环保”之声不绝于耳,但中国钢铁企业并未大面积减产。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同时,意见明确主要任务,严禁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引导行业升级。
2015年建筑钢结构行业的总产值约为4906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7%;产量约为5007万吨,同比增长12%。2015年钢产量8.04亿吨,建筑用钢3.6亿吨,建筑用钢占钢产量的45%(遗憾的是这接近一半的钢产量基本都被浇筑到不可回收的混凝土建筑中“烂掉”,这是对于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建筑钢结构用钢占钢产量的6.2%,占建筑用钢的13.8%左右,但是用于钢结构住宅的只有1000多万吨,占钢产量1.24%,从五年的情况分析,钢结构行业完成的产量虽然每年都有提升,但在建筑业的占比没有显着提高,钢结构在建筑业仍不是支柱产业,钢结构在建筑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今年中国钢铁产能近12亿吨,预计有近一半用不完也卖不出去。大量钢铁堆在仓库生锈,大量建筑却没有采用钢结构建筑。
尽管我国钢结构近年来在产量和应用领域都有大幅提高,但较发达国家仍远远落后。过去10年中国钢结构产量增速与粗钢产量增速基本一致,钢结构产量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维持在4%左右,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30%~50%,日本这一比例高达 70%。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而中国这一比例仅2%左右,甚至更低(图19)。
图19
据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岳清瑞介绍:
“在钢结构工业发展成熟的国家,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占比普遍超过40%,美国钢结构建筑占比在大多数年份都在40%以上,1999年达到56%;日本20世纪90年代钢结构建筑占比达到39%。英国新增建筑90%以上是钢结构。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的数据,2012年中国使用钢结构的建筑占比仅6%。
钢结构工业的高速发展期一般为20-25年,随后进入成熟稳定期,此时钢结构产量占钢铁产量的比重约为20%-30%。美国钢结构的高速发展期为1953-1975年,日本为1975-1955年,大致持续20-25年。进入成熟期以后,美国钢结构产量的峰值为5000万吨,对应的钢产量约1.1亿万吨,占比达到45%,之后该比例有所降低,维持在20-30%左右;日本钢结构产量稳定在年均2500万吨的水平,钢产量稳定在1亿吨左右,占比约25%。
中国钢结构产量占钢铁产量比仅为5%。2001年起,我国钢铁行业正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年均增速超过20%,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之后维持10%左右的水平(图20),但钢结构行业仍处于逐步发展阶段,目前钢结构产量占粗钢的比重仅为5%(图21)”。
图20:中国钢铁行业自2001年进入高速发展期
图21 2012年中国钢结构产量占粗钢产量仅为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结构使用量还很低。2010年,我国钢结构产量为2600万吨,占粗钢产量的4.38%(图22)。发达国家钢结构产量占粗钢的比例基本都在10%以上。
我国建筑钢结构占建筑总量的比例在12%左右,发达国家则在50%左右。我国现在钢结构的发展水平只相当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正处于起步迈向高速成长阶段,未来替代速度会加快。
图22:我国钢结构用钢占比
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7.24 亿吨。建筑钢结构行业产量约为3,200 万吨,同比增长10%,约占我国粗钢产量的4.42%。2012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37,217.86 亿元,钢结构产值约占建筑业总产值的2.55%。我国工程建设市场中,钢结构建筑占比仍然较低。
根据《中国建设报》的资料,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钢结构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例基本都在25%以上,建筑钢结构占建筑用钢总量的比例通常超过50%;在美国工程建设中,钢结构占51%,大约70%的非民居和2 层以下的建筑采用轻钢结构,日本新建的1-4 层建筑大多采用轻钢结构。
九、应该把“藏钢于建筑之中”列为基本国策
钢筋混凝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但毁了建筑业自身,使其无法自救,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出手相助,也把钢铁、建材、煤炭等行业都拖下了水,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目前,绿色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建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并在中央政策层面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层面提出要发展绿色建材和钢结构建筑;
2015年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要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扩大绿色建材等使用。
■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层面提出要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近期,网上有传言,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提议,将建筑用钢量提高两倍。他认为,相比目前建筑物每平米用钢量约50公斤,如果将用钢量提高至150公斤,不仅可以消化过剩产能,还可以提高房屋质量。
另外,需要补充一下,我2016年5月初从重庆钢铁集团得到的信息是:年初重庆市市长黄奇帆陪同总书记出访美国,休息时间陪同总书记散步,总书记很为中国钢铁行业去产能而揪心,同时也为中国建筑行业的现状(污染和手工湿作业)而担心,黄奇帆市长适时的提出了发展钢结构建筑,化解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解决中国建筑行业“混凝土建筑一统天下”的提议,很为总书记赞同。
我想这也是黄奇帆市长深懂高层政治,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合适的人提出来了这个建议。如果这个问题放在中国谈,总书记不会留下太深刻的影响,而到了美国谈这个问题,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美国满眼看去都是钢结构建筑。与中国满眼看去都是混凝土建筑,反差太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访美回国后,才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提出要发展钢结构建筑。
从效果上看,其实黄奇帆的提议是个不错的建议。高楼大厦、道路桥梁、机场港口,是一个社会的筋骨,行走在发达国家,从欧洲到北美,以及我们的近邻日本,看到一个又一个几十年上百年的建筑、桥梁都在正常使用。
因而有人提出,能不能把这些钢铁,这些国民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用在迫切需要钢铁的房屋、道路、桥梁、图书馆、医院、校舍建设上,而不是当成包袱一样扔掉。
现在整个国家都在为钢铁行业去产能,实施供给侧改革而操心之时,但是建筑设计减少用钢量的呼声仍然不绝于耳。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且体量如此巨大,政府官员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轻易不敢踹刹车,所以在钢材价格低于“白菜价”的今天,建筑设计节省用钢往往还固化在一些官员、学者、设计师、老板的脑海中。
应该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建筑用钢量,因为这些宝贵的钢材最终会烂掉在混凝土中。
应该适当,甚至鼓励加大钢结构建筑用钢量,以实现“藏钢于建筑之中”的国家战略目的。
其实,资源缺乏的日本早就提出了“藏钢于建筑之中”的国家建筑用钢战略思想(比黄奇帆市长早提出大约70多年)。
与之相反,中国的建筑用钢基本都浇筑到混凝土中烂掉了!
所以,应该尽快把“藏钢于建筑之中”列为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