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名专家 >
陈以一
发布者:未知 发布日期:2015-12-19 阅读:0
陈以一
社团学术团体任职情况: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抗震理论及计算软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8~ 《世界地震工程》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1999,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第一届编委, 2000~2003;第二届编委,2003.6~2006.5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0.1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轻型钢结构委员会(原冷弯薄壁型钢委员会)委员,2001.7~ 上海金属结构协会结构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2002.12~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10~ 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二届专家委员委员,2003.11~ 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12~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2005.1~ 《建筑结构》编辑委员会委员,2005.10~
主要业绩:
1985-1989年间,参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力学在钢结构稳定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参与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压弯杆件稳定相关计算公式的制定。 1991-1994年间,参加日本文部省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研究“承受复杂荷载的钢框架稳定性研究”、“三维钢框架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简化模型”等4项,相关研究论文获日本建筑学会关东支部1992年度优秀论文奖,所编制结构静力与动力(地震作用)非线性分析程序Juliet和Romeo被收入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程序库。 1995-今,参加国家基础性研究项目、负责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建委等研究项目、承担中日合作研究课题等10余项、负责与企业合作研究课题20余项,参加或负责上海市和其他地区重大钢结构工程的试验研究工作多项,其中“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上海大剧院钢屋盖系统的试验分析和理论研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屋盖的研究和设计”分别于1998、1999、2000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课题 1.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 2.薄壁钢构件滞回性能和抗震性能(中日合作课题) 3.现代大跨度非刚性结构体系的集成化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高强度螺栓端板式连接性能(上海巴特勒有限公司) 5.上海国际赛车场转换桁架及重型管桁架节点试验研究(上海国际赛车有限公司) 6.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新建航站楼钢结构屋盖和关键节点试验研究(重庆江北机场指挥部) 7.大型火电厂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上海华东电力设计院) 1985-1989年间,参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力学在钢结构稳定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参与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压弯杆件稳定相关计算公式的制定。 1991-1994年间,参加日本文部省研究基金资助课题研究“承受复杂荷载的钢框架稳定性研究”、“三维钢框架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简化模型”等4项,相关研究论文获日本建筑学会关东支部1992年度优秀论文奖,所编制结构静力与动力(地震作用)非线性分析程序Juliet和Romeo被收入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程序库。 1995-今,参加国家基础性研究项目、负责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建委等研究项目、承担中日合作研究课题等10余项、负责与企业合作研究课题20余项,参加或负责上海市和其他地区重大钢结构工程的试验研究工作多项,其中“上海体育场马鞍型环状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研究”、“上海大剧院钢屋盖系统的试验分析和理论研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屋盖的研究和设计”分别于1998、1999、2000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主要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合著“钢结构学”、“钢结构基本原理”、“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等,译著“钢结构技术总览(日本钢结构协会)”、“美国钢结构设计手册”等。 参加上海市地方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轻型钢结构制作及安装验收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钢管结构技术规程》、《建筑结构铸纲节点技术规程》、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工作简历:
1973年毕业于上海市力进中学,后在工厂工作近6年。1979年起在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83年获学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85年起在职研究生学习。1990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作研究生。1991-1994年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任职。1994年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同济大学任教至今,现任同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承担钢结构、结构稳定理论、工程结构抗震等课程教学。目前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2-3人。从事结构工程专业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钢结构,课题方向包含结构抗震、结构稳定,在结构实验研究、钢结构节点构造、非线性数值分析方面有所积累。